本书第1版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开始组织编写的,自2000年出版及2009年第2版修订以来,得到了很多学校师生的认可,被许多高职院校选为教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心,也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第2版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订,继续贯彻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删除了部分较为陈旧的内容,充实了一些新的内容,对原章节进行了调整,将原应用篇的内容精简后编入前面对应的章节,更正了原教材中的部分疏漏和错误,使教材更符合当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更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和知识的应用。全书共11章,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波形发生和变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电子电路的读图等内容。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电子电路读图以及各章中加“*”号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供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各章均选用了部分典型应用电路作为应用实例,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各章附有的习题类型丰富,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分析计算题(综合题),教师布置作业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题型,同时方便教师出考题。为了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资料(习题解答、电子课件),供教师参考。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学校,均可来电索取,咨询电话:010-88379375,Email:cmpgaozhi@sina.com.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普通高校大专班、成教学院、职工大学的电类各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应用本科电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或供普通高校本科有关专业的师生及从事电子技术的工程人员参考。
本书第1版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开始组织编写的,自2000年出版及2009年第2版修订以来,得到了很多学校师生的认可,被许多高职院校选为教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心,也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第2版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订,继续贯彻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删除了部分较为陈旧的内容,充实了一些新的内容,对原章节进行了调整,将原应用篇的内容精简后编入前面对应的章节,更正了原教材中的部分疏漏和错误,使教材更符合当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更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和知识的应用。全书共11章,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波形发生和变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电子电路的读图等内容。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电子电路读图以及各章中加“*”号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供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各章均选用了部分典型应用电路作为应用实例,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各章附有的习题类型丰富,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分析计算题(综合题),教师布置作业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题型,同时方便教师出考题。为了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资料(习题解答、电子课件),供教师参考。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学校,均可来电索取,咨询电话:010-88379375,Email:cmpgaozhi@sina.com.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普通高校大专班、成教学院、职工大学的电类各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应用本科电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或供普通高校本科有关专业的师生及从事电子技术的工程人员参考。
职业教育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机电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在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和运行人员。他们主要从事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的应用与运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领域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用人单位要求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和运行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与之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促使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高职教育与高等工程专科、中专教育培养的人才属同一类型,都是技术型人才,毕业生将就业于技术含量不同的用人单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地区经济与行业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应从职业分析入手,按岗位群职业能力来确定课程设置与各种活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本科、高工专、中专教材,其中有相当一批教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特色,在此基础上这次又推出了机械类、电气类、数控类三个高职专业的高职教材。 专业课课程的开发应遵循适当综合化与适当实施化的原则。综合化有利于破除原来各课程的学科化倾向,删除与岗位群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的内容;有利于删除一些陈旧的内容,增添岗位群能力所需要的新技术、新知识,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实施化是课程内容要按培养工艺实施与运行人员的职业能力来阐述,将必要的知识支撑点溶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探索教学模式,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本教材倾注了众多编写人员的心血,他们为探索我国机电行业高职教育作出了可贵的尝试。今后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为创建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而奋斗。 赵克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的第1版是1997年开始编写的,2000年正式出版,2009年进行了修订, 出版了第2版。本书自出版使用以来,得到了很多学校师生的认可,被许多高职院校选为教材,也得到了一些荣誉,被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精品教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同时针对目前高职的教育现状与广大师生的反馈意见,我们对第2版进行了修订,根据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精简了部分内容,删去了部分实用性不强的内容, 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本着“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本书在讲清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集成电路以及新器件的介绍和应用,编写中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和读图能力。本书的特点是: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本书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讲述中概念清晰、准确, 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对于电子器件只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着重介绍其外特性和参数,重点放在使用方法上,精简了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方面的内容。对典型电路分析时,不作繁杂的推导,在定性介绍其工作原理后, 只介绍工程估算法。对精选的集成电路主要介绍它们的电路特点和基本应用。 2)各章均附有习题。习题类型丰富,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分析计算题(综合题),教师布置作业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题型, 同时方便教师出考题。 3)为配合基础理论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各章节均选用了部分典型应用电路作为应用实例,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挂钩, 能在更接近实际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为加强学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在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电子技术名词之后附注了英文。 5)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专门有一章读图方法的介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电子电路的读图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6)增加了选学内容,将第十章晶闸管及其应用、第十一章电子电路的读图以及各章中部分内容加“*”号作为选学内容,供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为方便教师授课,本书备有免费电子课件和习题解答。 本书第3版由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田培成、上海电机学院沈任元、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吴勇担任主编,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唐俊英、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郑英兰,上海电机学院张洁参加编写。本次修订工作由田培成主持并进行了全书的统稿。 多年来,我们的教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和关怀,一些教师也针对我们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新版教材中也肯定存在着一些错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第3版前言自《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出版以来,已经8年过去了。我们在第1版教材中坚持按照高职高专工程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进行了深化改革,强调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这种改革模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教材出版后被许多高职院校选用为教材,得到广大师生的关心,他们反馈了一些有价值的宝贵意见。因而在第2版修订时,我们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动,增添了部分内容,重新编写了各章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更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和知识的应用。 为了给任课老师提供教学支持,我们编写了配合本教材的多媒体CAI课件(含全部习题的讨论)。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在讲授本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必需特别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动手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第2版修订工作中,上海电机学院张洁老师参与了编写全部练习题的工作。多年来,我们的教材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本书再版之际,谨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新版教材中的错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编者本套教材是参照原国家教委1990年7月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在机械工业电类高职教育教材建设协作组1998年会议精神指导下编写的。本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常用电子元器件简明手册》,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都包括有两部分内容,即“基础篇”和“应用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大学专科的理论基础,并有较强的本专业技术应用的技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实用人才。这类人才不同于将学科体系转化为图样和设计方案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主要是如何把方案和图样转化为实物和产品的实施型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课程内容必然要按照培养目标来制订。由于电子技术涉及的各个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电子技术教材的基本内容也必须逐步更新。特别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广泛采用的今天,电子技术正朝着专用电子集成电路方向,以至向硬件、软件合为一体的各种电子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以硬件电路设计为主的传统设计方向也向器件内部资源及外部引脚功能加以利用的方法转化。只有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节拍。 本书在力求保证基础、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重集成电路以及新器件原理分析和应用。编写中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和读图能力,尽量做到使学生既能知道“来龙”又可晓得“去脉”,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以利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为此,我们编写的目标是: 1)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在“基础篇”中,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对典型电路分析时,不作过于繁杂的推导,一般只介绍工程估算法,有时只给出定性的结论。对于电子器件着重介绍工作原理、外特性和主要参数,重点放在掌握使用方法上,对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尽可能精简,明确分立为集成服务的方向,在数字电路中以CMOS集成电路为主。对精选的集成电路主要介绍它们的电路特点和基本应用。 3)各章均附有习题。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电路原理分析、重要参数的工程估算,以及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设计等内容。 4)在“应用篇”中,为配合基础理论学习、扩大知识面,选材编排上力求与“基础篇”的各章节相对应,举一些实用的简化电子电路。在讲清基本知识和理论后,可采取课堂讲解、讨论或学生自学的办法,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挂钩,能在更接近实际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作为一本技术基础课教材,要能起到引导入门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能力的作用。 5)为加强学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在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电子技术名词之后附注了英文。 6)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中专门有一章读图方法的介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电子电路的读图方法,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7)在《常用电子元器件简明手册》中选编了典型元器件的数据,便于理论教学、实践、实训和课程设计时查阅和选用。在讲述器件时要结合手册查阅器件符号、参数、外形等内容。 本套教材教学参考学时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80~9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0~80学时,有关章节内容可根据各校专业要求及学时情况酌情调整。本套教材适用范围:高职高专院校、成教学院、普通高校大专班、职工大学的电气、电子类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还可供普通高校本科有关专业师生或从事电子技术的工程人员参考。 本书由沈任元、吴勇担任主编,田培成、唐俊英、郑英兰参加编写。具体执笔分工如下: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中,郑英兰编写了第一、第二、第四章,田培成编写了第三章,唐俊英编写了第五章,吴勇编写了第六、第七、第八章,沈任元编写了绪论、第九、第十、第十一章。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郑英兰编写了第一章,田培成编写了绪论、第二、第三章,吴勇编写了第四章,唐俊英编写了第五、第六章,沈任元编写了第七章。沈任元、吴勇、唐俊英、田培成、郑英兰编写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简明手册》。 本书由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梁森担任主审。1999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本教材的审稿会。参加审稿会的有上海交通大学许鸿量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周良权副教授、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刘春林高级工程师、上海江森电视机厂王坦高级工程师、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成叶琴高级讲师等专家。以上同志对本教材书稿进行了认真、负责和仔细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修改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在取材新颖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定有诸多不足,敬请兄弟院校的师生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我们衷心盼望本书能对有志从事电子电路应用的读者有所帮助。请您把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编者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