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材料、机制及相近专业编写的教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在内容安排上尽量选择与职业岗位生产实践相关的题材。本书主要讲授金属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介绍了机械工业常用非金属材料。
第5版前言本书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在第4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用户和企业相关岗位工程技术人员做了广泛的调查和征求意见工作,在吸纳生产实践应用知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充分保留了第4版中在教学实践中反映较好的教学内容。 本书对第4版的结构进行了部分调整,对书中所采用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书中的内容尽量反映最新的国家标准,但考虑企业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习惯,对部分符号和名词仍保留习惯用法(如:应力σ、抗拉强度σb、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等),对新国家标准规定的性能名称和符号,在书中列出了新旧国家标准对照表加以说明。 本书这次修订仍保留第4版参编人员团队,丁仁亮担任主编并负责统稿。第十三章、第十五章和附录由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丁仁亮编写;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由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宋欣颖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由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赵彬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十四章由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赵云龙编写。 由于编者的理论水平、生产实践和教学经验限制,本书难免有谬误或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共同搞好本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 编者第4版前言应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要求,我们对本书的用户做了广泛的调查和征求意见,根据目前高等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的需要,提出了本书的修订大纲。 在保持原书第3版结构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编者对书中所采用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书中的内容尽量反映最新的国家标准,但为了考虑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习惯,对部分符号和名词仍保留习惯用法(如:应力σ、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等),对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的符号在书中也作了说明。 为反映现代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有色金属部分增加了钛合金内容,同时增加了第十四章纳米材料简介;根据目前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对第3版中非金属材料的内容作了部分修订。 参加第4版修订的有: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丁仁亮(第十三、十五章);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宋欣颖(绪论及第一、二、三、四章);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赵彬(第八、九、十、十一、十二章);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赵云龙(第五、六、七、十四章及附录)。由丁仁亮任主编。 编者在此对原主编赵忠老师在第1版和第2版中所做的大量基础工作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受理论水平、生产实践和教学经验的限制,本书仍难免有谬误或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共同完善本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 编者第3版前言本书第3版是根据机械工业部教材编辑室的要求和近年来职工大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总结多年来使用原教材的实践,并广泛地征求各职工大学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为了便于教学,对第2版的结构作了部分调整,将原第七章合金钢分为三章,即合金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并将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另设一章。 根据征求的意见,本次修订在内容上作了更新和增补,使其尽量符合职工大学的特点(培养技艺型和工艺型人才),适当增加了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知识;并根据目前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增加了与之有关的教学内容。此外,对第2版中叙述过于繁琐的部分作了删减。 本书采用了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和近年来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 编者试图在保持前版特色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当前职工大学的改革发展和教学需要,使本教材能适用于职工大学各类型的教学和培训要求。 本书承东北大学李再先教授及广州业余大学黄福炽副教授细心审阅,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聘任为本书主审。 参加第3版修订的有:武汉市机械局职工大学许清芬(第一、二章);韶钢集团职工大学余雪梅(第三、四章);杭州钢铁厂职工大学周而康(绪论及第五、十三章);沈飞集团公司陈洪俊(第六章);上海汽车工业培训中心曹严华(第七章);沈飞工学院丁仁亮(第八、十四章);南昌高等专科学校赵忠义(第九章、附录);沈飞工学院赵彬(第十、十一章);山东铝业公司职工大学袁淑敏(第十二章)。由赵忠、丁仁亮、周而康任主编。 此外,感谢沈飞工学院梁宽正同志协助部分修订和统稿工作。承蒙沈飞工学院和杭州钢铁厂职工大学教职员工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对本书的错误和欠妥之处提出批评和建议。 编者第2版前言1990年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教材编辑室来函,要求广泛征求意见,对本书进行修订。为此我们对全国大、中、小城市不同行业的一些职工大学、职业大学发出征求意见表。承蒙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支持,收到很多意见。我们根据这些意见编写了修订提纲,并于1991年2月末在沈阳飞机公司工学院召开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修订提纲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老师有:北京内燃机总厂内燃机学院赵惠臣,重庆西南航天职工大学王晶,大庆职工大学杨兆仁,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张温林,营口市职工大学李学琛,沈阳黎明工学院侯玉山,沈阳第一机床厂职工大学韩成志,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职工工学院孟庆文,吉林铁路职工大学刘纲,哈尔滨飞机公司工学院陶颖,沈阳飞机公司工学院孙东杰、由世芬。 本书是按讨论会的意见修订的,与第1版相比,书中作了较大的修改,篇章和内容均有所不同。现作如下五点说明: 1根据一致意见,删去了第1版中的第十一章,加入非金属材料内容(共5学时)。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 2根据常用金属材料新标准(GB9439—88、GB1348—88、GB700—88、GB9440—88、GB699—88、GB1298—80、GB1591—88、GB3077—88、GB9943—88、GB2075—87,GB8731—88、GB1222—84、GB9943—88、GB2075—87、GB3203—82、GB1220—84,GB1221—84、GB5676—85、GB1176—87、GB3190—82、GB1173—80、GB175—82、JB403—87等),对材料牌号、成分等进行了修改,但由于有的新标准改动很大,而贯彻新标准有一个过程,且1990年以前的科技图书和工厂使用的技术资料绝大多数是旧标准,因此,本书中部分内容采用新、旧并列形式。如普通碳素钢,除介绍新标准外,还保持了旧标准内容;又如国内外应用甚广的1Cr18Ni9Ti不锈钢,由于晶间腐蚀不如近期开发的超低碳不锈钢好,国内外均已停用,但在本书中仍保留了此牌号。 3.目前国内各工厂正在贯彻“金属热处理标准”。因此对热处理工艺名词和部分内容按参考文献[28]作了修订。 4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根据大多数教师的意见,适当增加了新工艺方面内容简介。 5为了扩大使用范围,使本书基本能适用于专业证书和职业高等教育,对第1版各章内容作了适当增删。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工学院李子璋、北京汽车工业学校张坚、南昌职业大学赵忠义、广州业余大学黄福炽、鞍山市职工大学白跃起、南京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张玉庭、沈阳有色冶金总厂李萍等老师,对本书的修订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受理论水平、生产实践和教学经验的限制,本书仍难免有谬误或欠妥之处,敬请各校任课教师和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共同搞好本门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 编者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