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资源:电子教案、精品课程网站、学习指导、试题库与题解
获奖情况:江苏省精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本书特色:
★ 国家级精品课程主干教材。
★ 配套立体化教学资源.
★ 在注重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与配合基础上,将电路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了合理调整与编排,以强化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的掌握,形成了先“直流电路分析”后“交流电路分析”、先“基本概念介绍”后“具体电路分析”、先“时域分析”后“复频域分析”的框架结构。该体系兼顾了经典电路理论和现代电路理论,体现了电路理论在不同电路应用的相对独立和相互渗透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核心内容。
本书配套资源、样书索取可联系微信15910938545或电话010-88379739
《电路原理 第3版》是根据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电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各院校新的教学计划及电路理论自身特点,为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电路原理 第3版》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谐振电路、互感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等。本书基本概念讲述清楚,易于读者理解;基本分析方法归类恰当、思路清晰、步骤明确、易于读者掌握。为了很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基本内容,书中配有丰富的例题及详尽的解题步骤,并将每章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与难点进行归纳,通过简明扼要提炼各章的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电路理论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促进读者对电路理论的掌握。《电路原理 第3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电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配套资源:电子教案、精品课程网站、学习指导、试题库与题解
获奖情况:江苏省精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本书特色:
★ 国家级精品课程主干教材。
★ 配套立体化教学资源.
★ 在注重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与配合基础上,将电路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了合理调整与编排,以强化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的掌握,形成了先“直流电路分析”后“交流电路分析”、先“基本概念介绍”后“具体电路分析”、先“时域分析”后“复频域分析”的框架结构。该体系兼顾了经典电路理论和现代电路理论,体现了电路理论在不同电路应用的相对独立和相互渗透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核心内容。
本书配套资源、样书索取可联系微信15910938545或电话010-88379739
《电路原理 第3版》是根据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电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各院校新的教学计划及电路理论自身特点,为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电路原理 第3版》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谐振电路、互感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等。本书基本概念讲述清楚,易于读者理解;基本分析方法归类恰当、思路清晰、步骤明确、易于读者掌握。为了很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基本内容,书中配有丰富的例题及详尽的解题步骤,并将每章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与难点进行归纳,通过简明扼要提炼各章的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电路理论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促进读者对电路理论的掌握。《电路原理 第3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电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江苏大学的“电路”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电路原理》教材是“电路”课程的主要教材,并于2007年12月获评江苏省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该教材正确阐述了电路理论、概念及分析方法,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符合认知规律,具有启发性,使读者能很好地学习并掌握电路理论知识,为后继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书系《电路原理》的第3版,与第2版对比,在每一章的后面增加了电路理论基本知识点和重点与难点的归纳,其目的是让读者在学习完本章内容之后能清楚了解本章主要针对什么样的知识点而展开的讨论,这些知识要点在实际工程中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运用这些知识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如何使用这些知识要点等等,通过简明扼要提炼各章的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电路理论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促进读者对电路理论的掌握。本书删除了第2版中的MATLAB软件及应用以及非线性电路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删减不会影响后继课程教学,合理优化内容体系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突出和强化电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以满足电气信息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合理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理解一门课程的内容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保留了第2版大部分内容与例题,满足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培养要求,适合多层次、多类别的电路课程教学,兼顾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与配合。依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将电路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与编排,以强化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的掌握,形成了先“直流电路分析”后“交流电路分析”、先“基本概念介绍”后“具体电路分析”、先“时域分析”后“复频域分析” 的框架结构。该体系兼顾了经典电路理论和现代电路理论,体现了电路理论在不同电路应用的相对独立和相互渗透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核心内容。 本书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参考已出版的同类优秀教材而开展的修订工作。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陈晓平教授、李长杰副教授、傅海军副教授、殷春芳副教授。本书由陈晓平教授、李长杰副教授承担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与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